在全球数字化转型的历史性机遇下,信息地理学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特别是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革命性突破,从深度学习到大语言模型,AI技术正在重塑地理科学的研究范式和应用边界。人工智能不仅为海量地理大数据的处理、复杂地理系统的模拟与预测带来革命性突破,更在空间认知、知识转换、城市治理等关键领域开创了地理科学的新范式,推动着地理科学理论与方法的深刻变革。

 

      在这个AI与地理科学深度融合的新时代,由中国地理学会主办、成都理工大学承办的“第二届全国信息地理学大会”定于2025年8月18日-20日在天府之国成都召开。本届大会以“人工智能时代的中国地理学”为主题,重点聚焦人工智能驱动下的信息地理学创新发展和前沿应用。我们诚挚邀请全国信息地理学领域的专家学者、科技工作者和研究生齐聚蓉城,共同探讨人工智能时代地理科学的变革与创新,凝聚智慧共识,为推动中国信息地理学在AI时代的跨越式发展贡献力量。

会议背景

大会主题

人工智能时代的中国地理学

大会分论坛专题由专家学者自由申请。论文(摘要)接受、报告安排由专题召集人负责。现公开征集专题,请拟组织专题的学者在2025年4月20日前提交信息

提交专题信息

分论坛征集中

大会专题

本次大会拟围绕6个分论坛设置若干个专题。

 

论坛1. 信息地理学与地学发展

召集人:李新、郑东海

 

论坛2. 人工智能时代的信息地理学

召集人:闾国年、俞肇元

 

论坛3. 地理遥感科学

召集人:车涛、邵怀勇

 

论坛4. 地理信息科学

召集人:吴浩、关美宝

 

论坛5. 地理数据科学

召集人:张立强、杜世宏

 

论坛6. 信息地理学教育、期刊与产业发展

召集人:吴志峰、杜景龙、曾杉

立即报名

往届会议

 

 

首届全国信息地理学大会暨中国地理学会信息地理专业委员会成立会议在苏州召开 

2023年11月18-19日,由中国地理学会和苏州科技大学共同主办的“首届全国信息地理学大会暨中国地理学会信息地理专业委员会成立会议”在历史文化名城苏州隆重召开。本次大会以“信息化时代的中国地理学”为主题,吸引了来自全国信息地理学及相关专业领域研究院所的专家、学者及研究生、相关行业的从业者2000余人出席会议。大会设置1个主会场、50余个专题分会场,中国科学院院士傅伯杰、龚健雅、郭华东、刘丛强、周成虎、陈发虎,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家耀、张建云,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研究员熊巨华、南京师范大学教授闾国年共10位院士、专家应邀出席大会并在主会场作特邀学术报告,近900名参会者在专题分会场作报告。

更多详情